67371177_1617447388385478_6658890877374562304_n.jpg

龍普抽‧坦薩默森林派大師 (Luang Pu Chorp, Ṭhānasamo)​

 

黎府帕諾伊鎮蔻曼村瓦巴蔻曼森林寺龍普抽‧坦薩默大師,係帕阿贊曼森林派大師(龍普曼大師)​的大弟子,以及修行得四向四果的高僧。

64324314_431449197457221_7185583940948721664_n.jpg

生平:

大師於佛曆2444年(西元1901年)2月12日,泰曆牛年3月生於泰國東北部黎府汪薩奔縣帕諾伊鎮蔻曼村,是摩歐先生和丕拉‧賈歐蘇婉女士之子,原本大師一家住在建有神聖的帕塔席松拉寺的丹賽縣,但因丹賽縣位於山谷之間,平地有限生活不易,一家人遂搬遷至蔻曼村。

 

皈依佛門:

佛曆2463年(西元1920年),大師年19,於泰國東北部​農磨蘭普府縣城班康鎮的那葛寺出家為沙彌,修行4年後於佛曆2467年(西元1924年)3月21日,以23歲之齡在益梭通府縣城席湯瑪朗寺正式受戒成為比丘,由威集威索大師主持儀式,丹英大師則授以僧團戒律。

 

佛曆2470年(西元1927年),大師前往那空拍儂府的三彭村拜龍普曼‧普里塔朵大師為師,並得與龍普元、龍普魯伊‧詹塔薩萊及龍普考‧阿那拉悠等大師共同修行。龍普曼的教誨精簡:「您曾有何祈求,便持續奉行便是,佛陀尊者示下之八萬四千法門,無一不存於我輩心靈,若想見證諸般法門,便須尋於本心。」

67419131_2128123107315107_6932365889085898752_n.jpg

 

在大師隨龍普曼大師修行期間,深受其器重,並協助照顧思慮紊亂或偏離梵道乃至不守梵行的諸沙彌,大師對沙彌們的教誨不遺餘力,人人都知道大師有不遜於龍普曼大師的聰敏機智,因此沙彌們均對其非常敬畏。大師亦有能力能照見自己的過去身過去世,例如,曾隨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那律共同護持戒律;曾生為摩訶迦葉的弟子沙彌;曾降生於梵界,亦曾輪迴為各種動物。龍普卓喜於山林間冥想禪定,大部分都在北境區域,甚至進入緬甸山區。

 

佛曆2478(1935年),龍普抽前往北部與庫巴習威釵大師見面,並協助清邁府湄登縣的帕拉塔習威釵寺的幫忙修復工程

67495196_2391677801108986_7394839231555698688_n.jpg

 

大師有一次前往湄登縣與湄林縣境位於山谷間的克倫人村落,為前世非常友愛的兄弟祈禱。大師還能記得自己前世曾是緬甸的克倫人,而當時的哥哥轉世成為清邁府湄登縣靶央鎮耙典村克倫人社區裡的撒烏先生,大師因著慈悲心希望能將他引入佛道,而之後撒烏先生也皈依佛門,並隨大師修行終生。

 

大師說過自己曾因迷路而在山林中待上數日,因飢餓而幾近瀕死,但大師向為神靈所敬愛,因此竟有仙人持仙饌蜜酒餵食而使其得救。

 

大師的苦行十分驚人,總是喜歡在夜裡或是有光的月夜出發,期間之孤獨如同讓自己像個無家可歸、無人關心的遊民,有次遇到兩隻猛虎跳出將大師圍住,大師立即打坐禪定,散發慈光並向內心持定心境,禪定直入心靈最深處,將所有雜念盡皆釋放,當大師張開眼睛,兩隻猛虎已消失無蹤。

 

大師日夜均力行禪定,有時暴風雨來襲令森林降下暴雨,大師就平靜地等待天晴,大師最後於佛曆2487(1944年) 在始梵行20年的43歲時,於緬甸農淵洞窟頓悟佛道。

 

大師所具有的神通力能覺察一般世人無法看到的事物,例如神靈仙女、因陀羅與梵天、龍王、冥神與夜叉,以及各式精怪妖靈,即便某人只是在心中稍微起心動念,大師都能預先得知。

 

大師可以用自己所知的語言講述各種佛法的道理和進行佛道的對談,大師亦能闡述關於神靈、龍王甚至仙界的道理。

 

佛曆2488(1945年),龍普抽、龍普元、龍普考於清邁巴慧楠林寺共同討論佛道,龍普卓及龍普考邀請龍普元回到東北,但龍普元表示尚未達致阿羅漢果前不能復返,此寺尚有龍王護持佛院,並敬獻梵饌。

67419131_2128123107315107_6932365889085898752_n.jpg

 

龍普抽森林派大師及龍普考前往色軍府的巴班農皤寺敬拜龍普曼,行經仆潘山時兩位大師無水可飲、無水可用,地面即忽有湧泉,待兩位大師取用完畢,泉水又立即消失無蹤,龍普考詢問龍普卓怎會有此異象,龍普抽回道僅是在心中冥想著,神靈竟不憫於行將渴死之僧伽嗎?到達農皤寺後,龍普抽即開始協助龍普曼照顧年輕沙彌,令其不致思緒偏斜,而能正身修道,大師總是立即出言警醒,並代龍普曼闡述仙靈所愛敬之佛道。

67416270_708667299575831_589317990307069952_n.jpg

 

佛曆 2501(1958年),有地方人士捐贈了100萊以上的土地(約16公頃))作為興建寺院之用,大師因此能夠起建佛寺,即今日的巴桑瑪努松寺,大師在此修行直至生命尾聲。

 

龍普抽森林派大師起建了許多佛寺,在許多省府均建立了修行法道之所,例如清邁府、四色菊府、穆達漢府,以及寮國境內位於通往永珍的136號道路上的拉吉樓寺,大師所建寺院大部分均位於森林周遭或密林深處。而在黎府,龍普卓建了7處的寺院,即巴惠臘寺、巴絆繃寺、巴三冬寺、巴孟凱寺(目前龍婆坎提在此修行)、巴坦薩摩寺、巴蔻曼寺以及 巴桑瑪努松寺。身為龍普曼‧普里塔朵大師的弟子所做的苦行和修練,令龍普卓‧坦薩默被推崇為龍普曼的重要弟子之一,不僅勇於堅持突破、無欲無求、且獨自一人尋覓內心的平靜,龍普抽的修行與佛道,廣為各大師及廣大的佛教徒所崇敬,龍普抽經常培育年輕的沙彌,教導他們要尋找平靜,並努力不懈地實踐佛理。黎府帕諾伊鎮蔻曼村桑瑪努松寺龍普抽‧坦薩默大師,確係一位黎府修行得四向四果的高僧。

 

     龍普抽森林派大師不僅為佛教帶來昌盛,也製作了很多聖物,以俾向信眾和全國國民募集款項,而其信眾大部分為公務人士,龍普抽將款項用於建立學校、醫院和偏遠地區的寺院,從未攢積任何私人積蓄,可謂是一位泰國東北地區德位抽絕的高僧。龍普抽所製聖物,不論何種版本均有多種妙法絕倫的佛力,助人趨吉避凶、人和興旺。

 

佛曆2514年(西元1971年 ),大師70歲時因病癱瘓,即使不良於行,大師直至生命告終之時仍致力於弘揚佛法。

 

龍婆抽大師是著名的森林派高僧,大師於佛曆2538年(西元1995年)1月8日在巴桑瑪努松寺圓寂涅槃,享耆壽 93 歲,龍普抽森林派大師之遺骨成為舍利,是泰國真正的阿羅漢高僧。

 

小弟我的一些龍普抽森林派大師的佛牌聖物收藏:

67564233_620014778490539_1837526866248859648_n.jpg

67765647_383145632336032_6950477847777509376_n.jpg

68404764_2442750879294946_3389519345972412416_n.jpg

67402542_489822478245394_7073939899631534080_n.jpg

67460426_479884339246573_8219150318739390464_n.jpg

67337894_357012618312568_4281456883664945152_n.jpg

67661035_335161377367912_8331446413401522176_n.jpg

67636746_547439509125931_3596187807841779712_n.jpg

67737216_2331439497114070_6118089387398922240_n.jpg

arrow
arrow

    王英泰國佛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